中医中医辨证治疗肝昏迷,症状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大别山养生堂

发布日期:2025-05-21 12:41    点击次数:151

肝昏迷在中医属于“神昏”“厥证”范畴,主要从热毒内陷、痰浊蒙蔽、瘀血阻滞、气阴两虚等证型来辨证论治。

 

一,热毒内陷证

 

- 症状:高热烦躁,神昏谵语,口臭,大便秘结,小便短赤,舌红绛,苔黄燥,脉弦数。

- 治法:清热解毒,凉血开窍。

- 方剂:犀角地黄汤合安宫牛黄丸。犀角地黄汤(水牛角代替犀角,用量30 - 60克、地黄15 - 30克、芍药12 - 18克、牡丹皮9 - 15克)凉血化瘀;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、开窍醒神,每次1丸,温水化开后鼻饲或口服。

 

二,痰浊蒙蔽证

 

- 症状:神志昏迷,喉有痰声,面色晦滞,胸闷腹胀,恶心呕吐,舌苔白腻,脉滑。

- 治法:化痰泄浊,开窍醒神。

- 方剂:涤痰汤。半夏、茯苓、橘红、胆南星各9 - 15克等化痰祛湿;石菖蒲、竹茹各6 - 12克等开窍醒神;枳实6 - 9克理气行滞,甘草3 - 6克调和诸药。也可配合苏合香丸开窍。

 

三瘀血阻滞证

 

- 症状:昏迷不醒,皮肤瘀斑,唇甲青紫,舌紫暗有瘀点,脉涩。

- 治法:活血化瘀,开窍醒神。

- 方剂:血府逐瘀汤。桃仁、红花、当归、生地黄、牛膝各9 - 15克等活血化瘀;柴胡、枳壳各6 - 9克等理气行滞;桔梗6 - 9克引药上行;甘草3 - 6克调和诸药。同时可加用石菖蒲、郁金等开窍之品。

 

四,气阴两虚证

 

- 症状:神志恍惚,面色潮红,盗汗,口干,肢体干瘦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
- 治法:益气养阴,醒神开窍。

- 方剂:生脉散加味。人参(另煎)6 - 9克、麦冬12 - 18克、五味子6 - 9克益气养阴;可加远志、石菖蒲各6 - 9克等开窍醒神。

 

中医治疗肝昏迷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、体质等综合判断,同时要配合西医的支持治疗等措施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热点资讯

银行借力新消费“顶流”揽储 受访专家提示,仍需注意合规性

本报记者熊悦 不仅是社交货币,更是揽储利器?新消费界“顶流”——那个露出獠牙、长相古怪的小精灵Labubu(新消费品牌泡泡玛特推出的潮玩IP)正在“入侵”银行。 近日,某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西北地区支行率先搭上这只“顶流”玩偶的热度,推出了新客存款送Labubu的活动。《证券日报》记者了解到,诸多消费者受此活动吸引,纷纷前往该银行开户存款,只为拿到这一“顶流”玩偶。 Labubu成揽储利器 6月9日,某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西北地区支行客户经理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目前银行推出了定期存款5万元送一只L...

相关资讯